財團法人和諧孝悌文教基金會創立緣起
周公作禮樂,孔子倡孝悌,旨在啟發良知,規範行為,使家家安樂,社會和諧,國治民安,遂使以孝悌為根源之傳統優良文化美德,遭遇空前崩潰的危機。
目前社會:(一)年輕夫婦大多不願與父母同住,願為其子女,就讀明星學校而操勞,卻不肯替其父母申辦老人優惠乘車票等工作,如此不盡孝道的現象,反被視為正常。(二)國人競逐物質享受,忽略精神教育,致民德日薄,犯罪增多,甚至連青少年犯罪率也直線上升,報章、雜誌,終年鮮有登載孝悌感人事蹟者,而犯罪消息卻無日無之。(三)更有甚者,父母辛苦培育子女學成致富卻被棄養於荒郊者有之;父母別世不速治喪慎終追遠而爭產纏訟不已者有之。凡此種種顯示今日孝悌之式微,社會倫理之?傷,確已到了令人憂心忡忡,概嘆不已的地步!
先總統 蔣公曾屢次以「我們要重新體認孝悌之道,倘若人人孝順父母,友愛兄弟,家庭必能享受天倫之樂,社會亦必和諧」又說:「我們要行仁道於天下,必先行孝悌以事父母兄長」等,懇切指導國民力行孝道。孝悌乃我國古聖先賢首先倡行,而歷代薪火相傳,遂成為我傳統文化之主要美德。語云:「百善孝為先」,「忠臣出於孝悌之門」,「孝悌之子可為家寶」,「人人親其親,長其長而平天下」。論語有子曰:「其為人也,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,不好犯上,而好作亂者未有也」。凡此教孝教悌,既可化冥頑,滅罪惡。以維繫人性於不墜;亦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,以造福萬代子孫。易言之,孝悌之道,不僅要求孝順父母,敬愛兄弟,而且要求對自己德行智能不斷修持以及對國家民族盡大忠大孝。是故吾輩位承先啟後,自應將先人辛苦締造之優良文化─孝悌美德─善加保存並發揚光大,使傳之代代綿延不絕,斯為倡行孝悌之真諦。
為拋磚引玉,攜手倡行孝悌之道,以端正世風,共建和諧社會,使「入則孝,出則悌」之良俗美德復興,使家家擁有「子孝雙親樂,家和萬事成」,爰特邀集志同道合者,協力創辦:「財團法人和諧孝悌文教基金會」為永久機構,以基金定期存款孳息及接受各界善事捐助,來發行書刊,舉辦演講會,致力於倡行孝悌之道。
敬祈各界善士明鑒:個人能力有限,社會力量無窮。請即踴躍加入本會行列!出錢出力,均表歡迎,共襄盛舉,以期有成,則必福蔭子子孫孫,實為功德無量!
|